联系我们

培训预约:0372-6813555
     0372-6286333
15517216955 (微信同号)
质量监督:15517216555
网址:http://www.hqqjspx.cn
地址:林州市长春大道东段

新闻动态备份
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备份

河南林州: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发布:林州红旗渠精神培训基地(中共林州市委党校教学点)浏览:3994次

红旗渠精神培训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河南安阳林县人民用10年在太行山上修建了红旗渠。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加农渠,红旗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建有“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45座,共计兴利库容6000余立方米,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形成“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

红旗渠成了当地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精神也成为激励人们不懈奋进的精神力量。

半个世纪前,河南林县人民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创造了奇迹: 十万人开山修渠,绝壁穿石,苦战10年,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个渡槽,打通211条隧道,建起全长40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改写了当地缺水的历史,锻造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红旗渠精神培训

新时代红旗渠上的半边天 苏建军 摄

十年奋战,将漳河水引向林州大地

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十年九旱,耕地89万亩,水浇地仅1万余亩。因为缺水,这里96%的地区是光岭秃山。昔日的林县人民世代挣扎在贫困中。

1944年林县解放后,党和政府先后打了2000余口井,1957年县委修建了三座小型水库和英雄渠,仍然无法彻底摆脱干旱的威胁。林县人认识到,要解决根本问题,必须引蓄结合,从山西引漳河水到林县。

1960年2月10日晚,林县县委召开“引漳入林”全县广播动员大会。11日黎明,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出发了。他们自带干粮、行李,赶着马车、小平车,推着手推车,奔赴太行山,拉开了修建红旗渠的序幕。

天气寒冷,道路不畅,需要用锤头、铁锨、双手在悬崖绝壁上开挖几千公里渠道、建造几千座附属建筑物,完成这一工程困难重重。

修渠大军选择了迎难而上。3万多民工挤在峡谷、山村,几个布篷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总营帐,三个石头支起来,就是烧水煮饭的伙房。他们有的住山洞、睡席棚,有的住在山崖下,白天到山上割草,夜里把草铺在石板上便是床。城北大队的40多名妇女挤在一个席棚里,被子潮湿,不能挨身。有人作诗:“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毡,高山为咱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

修渠材料匮乏,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自己生产了大部分材料,就连建渠用的工具也是自己制造……

历经10个春秋的苦战,直到1969年7月,红旗渠基本完工。修建红旗渠的10年里,81名干部和民工为此献出了生命,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的只有17岁。

红旗渠成了水利史上的奇迹。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向国际友人介绍:“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培训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主干渠通水,林县人齐聚分水闸庆祝。(资料图)

妇女能顶半边天

今年83岁的李改云,当年是林县井湾大队妇女队长,也是林县十万建渠大军中的一员。

建渠第一天,李改云就带领村里的姐妹们组建了刘胡兰突击队,加入了建渠大军。作为队长,每天收工后,李改云都要在工地上巡回检查隐患险情。有一天,为救一个16岁的小姑娘,李改云被滚下的石块砸下几十米深的山崖,埋在了土里,经过急救才保住了性命。后来,在她受伤的地方,当地群众建了一座改云桥,这是红旗渠上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桥。

李改云在医院治疗将近一年,随后又战斗在红旗渠的工地上。1960年,原新乡地委妇联授予刘胡兰突击队“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李改云被林县县委表彰为红旗渠建设特等劳模。

红旗渠精神培训

现在的李改云 苏建军/摄

李改云告诉记者,当年去建渠时,刘胡兰突击队的姐妹们就下定决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大干、苦干、拼命干,想尽一切办法把漳河水引到林县来。毛主席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在红旗渠上,就要把这半边天顶起来,看看咱妇女能不能干。当时不仅我们公社的妇女能干,其他地方的妇女也很能干。红旗渠上的妇女确实能顶半边天。”

在工地上,妇女们干起活儿来一点不比男人差。男同志推车,女同志也推车,男同志打钎,女同志也打钎。有的女同志一口气抡锤600下,胳膊都肿了。采桑镇十二姐妹战斗队的队员们打钎、抡锤,虎口受伤,崩了很大的裂口,冬天一冻又肿了起来,消炎药从手背上打进去,药水从手心流了出来……即便如此,也没有一名妇女喊苦喊累,没一个人说干不了,没一个人说不干了。

红旗渠干部学院

当年的李改云。(资料图)

锻造不朽的精神丰碑

当年的林县,现已更名为林州市。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的红旗渠开通至今,共引水125亿立方米,相当于1200多个杭州西湖的水量,使林州粮食亩产从不到200公斤增加到1000多公斤。红旗渠沿岸还建起了近百个水库池塘,补充了地下水源,调节了当地气候。

50年前,红旗渠正式通水,改变了林州人的生活条件;50年来,红旗渠碧水奔涌,滋润着这里的山川人心,见证着这一方热土的沧桑巨变。

50年前,林州城区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现已扩大至30平方公里,如今这里高楼林立、商业繁华,成为太行深处崛起的现代化新城。

50年来,变的是红旗渠畔的山山水水和百姓的生活,不变的是林州人艰苦创业、永远进取的精神。

当年修建红旗渠,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能工巧匠。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以修渠时练就的本领,走遍全国劳务创业,年收入数十亿元。从1994年起,林州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连续30年在全省县域排名第一,综合实力居全省第三。

从村办企业到县域经济,林州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把企业从小作坊变成上市公司。如今,这里特钢、汽配等传统产业和生物医药、玻璃纤维、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势头迅猛。

红旗渠不单纯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红旗渠精神已渗入林州人的血脉,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在修渠岁月,林县妇女巾帼不让须眉,一大批渠上‘铁姑娘’为‘战太行’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当地妇女为‘富太行’挥洒了智慧和汗水;在新时代的逐梦路上,林州广大妇女继承红色精神,续写光荣梦想,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在社会服务各领域,展现了半边天的磅礴力量。” 林州市妇联主席宋君芳说。

2019年50多岁的刘玉珍是“渠二代”,她的长辈们当年也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现在,刘玉珍成了一名红旗渠精神的传播者。她曾是下岗女工,1998年创办公司,经过多年奋斗,公司现在已发展了名品服饰、连锁便利、众创空间等多项业务,员工1000多人。刘玉珍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公益事业,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创业创新十大女杰。“创业或许艰难,但也能给人带来希望。我一直热爱且坚持的事,就是带领更多人去奋斗、去挑战,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她告诉记者。

今日的红旗渠两侧,很多乡村巧媳妇们依山傍渠开办了农家乐。家在黄华镇魏家庄村的妇女程瑞平就住在红旗渠边上,多年前,她就把自家的楼房改成楼上住宿,楼下饭馆。“守着红旗渠,在家门口就能致富。每天看着清清的渠水,真是感觉到幸福天天来,长流长不断。”程瑞平说。

记者手记

红旗渠是镌刻在太行山麓的一座丰碑。

坚韧、奋斗、牺牲、责任、奉献……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十年风霜雨雪,林县全民动员,领导干部与群众鼓着一股精气神,举全县之力,万众齐心,自力更生,以火红的心和坚韧的意志成就了愚公移山般的人间奇迹,这是怎样的工匠精神,怎样的豪迈气概?

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一直是激励人们在各个时期创新创造的动力之源。林县(林州)“治山山变样、治水水长流、治穷穷变富”,谱写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2018年12月,林州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

如今,红旗渠已成为河南省党性教育课堂、干部培训基地,让更多人可以从中汲取到精神营养。

红旗渠流淌的是一代人的青春和希望

——对话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刘胡兰突击队队长李改云

记者:回想当年修建红旗渠,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李改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时候人们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目标一致,万众一心,说干就干,不怕困难,坚决把这个事情给办成,毫不动摇。

记者:为什么当年大家的干劲儿那么大呢?

李改云:那时干部带头,群众加油,干部一心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都有使不完的劲,很怕出力少。

记者:作为红旗渠的建设者,红旗渠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改云:我常常对孩子们说,红旗渠日夜流淌的是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精神,一代人的希望,更是一代人对未来的深情祝福。

(原载于2019年8月28日中国妇女报1版)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单位:中国妇女报

责任编辑:梁瑞


版权所有 林州红旗渠精神培训基地(中共林州市委党校教学点)  HTML XML
豫ICP备19005178号-1

豫公网安备 4105810200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