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

百家期刊主编看林州 笔墨丹青共绘新时代红旗渠精神!

发布:中共林州市委党校教学点浏览:6次


8月20日至24日,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主办,安阳市委《决策论坛》编辑部协办,中共林州市委、林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百家期刊主编看林州”活动在林州红旗渠精神培训基地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45家城市期刊的11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会长吴江、副会长邓国庆全程出席会议并进行指导;研究出版社(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出版社)总编辑丁波对相关期刊作了专业点评;安阳市委常务副秘书长祁金涛、林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爱民出席并致辞;林州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李文广主持会议,并从三个维度带领大家深入走进林州、读懂林州、讲述林州故事。

活动期间,全体成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红旗渠、殷墟博物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实地探访+深度调研”的方式,大家沉浸式感受林州的红色底蕴与发展活力。在“人工天河”红旗渠,重温那段战天斗地的奋斗历程,深刻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馆,共同探寻殷商文明的厚重脉络,真切触摸历史文化的温度。此外,大家还走进凤宝管业、光远新材等龙头企业,以及下里街村基层一线,实地调研林州市在推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高效能治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为后续宣传报道积累了丰富鲜活的素材。

在经验交流环节,12家期刊单位代表踊跃发言,从多个角度分享了办刊、用刊的实践经验。大家普遍认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通过交流互鉴,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启发了思路。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用笔触和镜头,通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摄影等多种形式,在各自期刊平台生动展现新时代林州的发展风貌,让红旗渠精神在笔墨丹青间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各地城市期刊深入理解红旗渠精神、宣传推介林州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红旗渠精神与林州城市的全国影响力,为传承红色基因、赋能地方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动力。

欣赏林州行(组诗)
作者:贵州省黔西南州委政策研究室改革服务中心主任 陈海豹

《青年洞的刻度》

钢钎在岩层里咬出火星时

一群人的骨头比太行山还硬
他们把二十岁的心跳
锻造成炸药的引线
炸开的不仅是峭壁
还有贫困勒在咽喉的绳
现在风从隧洞穿过
带着当年的汗味和号子的余震
那些用脊梁丈量过悬崖的人
把名字刻进渠水——
每一滴都记得
某个青年怎样用体温
焐化过冬天的石头
我们站在观景台
看水流成绿色的绸缎
用光影记录这幸福的一刻
而暗处的凿痕仍在生长
像无数双眼睛
盯着后来者的脚步
是否敢踩在
他们用青春铺就的刻度上

 《下里街的时光》
在太行的臂弯,盆底最低洼处
下里街,如一本翻开的新章
曾经的旧尘,被岁月轻轻弹落
整洁的街巷,是生活铺就的新装
农家小院,藏着日子的甜香
竹影摇曳,和花儿低语时光
白墙黛瓦,映着蓝天的晴朗
每扇窗后,都有梦在悄悄生长
洹水源泉,流淌在土地的梦境里
站在源泉边,一股凉意沁入心间
那浅浅的水花,雪白的向上生长
柳垂枝绿,是大地的念想
站在田园里,可触摸云朵的色彩
百蔬园里,蔬菜瓜果肆意生长
每颗果实,都装满丰收的期望
带着微笑,向季节吟唱最美的歌谣
渠边的小孩,与鱼共舞编织美好的希望
荷花在水面绽露,芬芳飘向远方
蜜蜂在果林忙碌,酿造生活的蜜糖
时光停留在小院,人们把希望收藏
红旗渠精神,在这片土地熠熠发光
老人们在树下,讲述岁月的沧桑
期刊人在这里驻足,追逐明天的向往
下里街短暂的时光,是乡村振兴的诗行
在新时代的征途上,你将书写无限的辉煌

 《林州·开元社区开新元》
红旗渠的水,在这里拐了个弯
顺着网格员的脚步
流进社区每扇虚掩的门
公示栏红色橱窗里
冒着为民情怀的袅袅炊烟
一缕阳光照进橱窗
闪闪发光的墙壁上
像太行山的细雪
盖住昨日的诉求
那一叠叠民生台账
长出整齐的年轮
晚霞漫过社区的围墙
倾洒在广场上
镶着一道道金边
社区的二楼上
妇女手中织花的金钩
编织一幅幅美好生活的画卷
手握画笔的技师
正在勾勒一个美丽的春天
看,那物业联盟的牌匾
珍藏着社区群众的安稳舒适
这是一股新的力量
激发新活力、创建新阵地
开启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风吹过便民服务站的玻璃门
把不同的意见汇聚在一起
在风声雨声里全部化解
那些被解决的、被倾听的、被温暖的
正沿着社区的水泥路
长成新的渠水
浇灌着墙根下
刚冒头的春天
 
《历史照亮古今》
马车寂寂越千年
旧迹斑斑岁月迁
安阳博物馆的时光褶皱
若印在青铜器上的绿锈
在历史的年轮上
切下的一个口子
静卧在展柜里的蚀骨器皿
低声复述着三千年前的
那段风风雨雨
那甲骨片上的裂纹
像一道道未愈合的闪电
讲解员的声音漫过展廊
与商代的陶埙残音重叠
似乎在等待一场秋雨的破译
站在古老而神秘的文物前
那一蹲蹲权贵的塑像
已不再驮着王后的威严
转而驮起整座殷墟的黄昏
人们举着手机拍照
闪光灯的光影印刻在
那段历史的月色里
在纹饰里藏着的
是另一个人间
那些青铜器的体温
一半来自空调的出风口
一半来自历史的潇潇风雨
阳光漫进博物馆时
展品们开始交换眼神
司母戊鼎的兽面纹
在光影里轻轻眨了一下
仿佛认出我
是某个甲骨文里走失的
象形文字


编辑:钟岩岩
审核:杨  利
审签:王玲慧







版权所有 中共林州市委党校教学点  HTML XML
豫ICP备19005178号-1

豫公网安备 4105810200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