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
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的故事——杨贵与红旗渠(六)

发布:中共林州市委党校教学点浏览:9131次

1960年2月初,杨贵在参加河南省委召开的五级干部会议期间,接到县委派去向山西省委汇报引漳入林工程的同志的来电,说:“陶鲁笳书记、王谦、刘开基等领导同志同意我们的计划。现在正在研究引水地址。”杨贵十分高兴,利用会下时间专心致志考虑引漳入林工程的具体部署。2月6日,山西省委正式来信,同意引漳入林。杨贵立即电告主持县委工作的常务副书记李运宝“做好准备,很快动员,准备开工,不要等我。时间可定在2月10日。”


1960年2月10日,县委副书记李运宝代表林县县委召开了全县引漳入林誓师大会,宣布动员令。2月11日,浩浩荡荡的建渠大军在县委的带领下,开赴太行山漳河畔。


一场人定胜天的战斗就在这中原腹地打响了。


根据土专家们的勘测,杨贵将渠首到分水岭的70公里定为总干渠。这是整个引漳入林的难点,也是最难挖掘的地段。因为这70公里几乎全都在太行山的峭壁上。


按照杨贵的具体部署,全县15个公社要根据各自的浇地面积来组织劳力的多少,这样,首批开上工地的就有3.7万人。民工们的食物和工具要自带,实行爆破用的炸药由县里统一分发。


开工20多天后,从省里开会回来的杨贵没有休息,就沿着总干渠徒步走到渠首,进行调查研究。3月6日在盘阳村红旗渠总指挥部召开了引漳入林委员会扩大会议,杨贵作了《要多快好省地完成引漳入林任务》的报告。


这时的杨贵,如同一张被劲风鼓满的帆。他说:“引漳入林工程是艰巨的,绝大部分是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开渠。因此,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就要树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高举毛主席思想伟大旗帜,彻底改变林县的缺水面貌。为此,我建议大会把引漳入林这条渠叫做红旗渠,目的就是要高举红旗下大气力把渠建起来。争取尽快拿下总干渠第一期工程!”铿镪有力的话语,充满激情的誓言,让在座的每一位成员都心潮澎湃。会议通过了杨贵的报告,并一致赞同杨贵对红旗渠的命名和尽快完成第一期工程的决定。


工地上热火朝天,中国农民的苦干实干精神在红旗渠发挥得淋漓尽致。10月1日,第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斩断了45道山崖,搬掉了13座山坡,填平了58道沟壑,拦住奔腾不息的浊漳河水,凿通王家庄安全洞,炸翻飞沙走石的石子山,斩断登山要比上天难的太岁峰,制服了横空而立的鸻鹉崖,闯过峭壁凌空的狼脸崖、老崖峰、红石崭、风沙崭等艰难险阻,凿透总长600余米的隧洞7个,建筑渡槽、路桥、防洪桥等大小建筑物56座,共完成土石445.65万立方米,砌石42.86万立方米,投工448万个,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20公里长、8米宽的盘山渠。

(转自安阳党建)

豫ICP备19005178号-1

豫公网安备 41058102000292号